化学发光最早的雏形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,美国CibaCorning公司应用吖啶酯试剂开发出了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系统ACS-180自动化学发光分析系统,配套吖啶酯标记试剂。后来通过不断的改进,实现了商业化生产和大面积推广。磁性微球作为化学发光检测的核心原材料,在化学发光检测技术商业化应用中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。伴随着化学发光技术发展的近30年的技术发展,其对于磁性微球的结构、性能、尺寸以及功能化也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。磁性微球的研究工作开始着眼于粒径的全谱系、结构的多样性、功能与应用的有效匹配等诸多方面,与此同时,在制备方法上也不断创新。当前,主流方法学所制备的磁球结构主要分为四种,核壳型、反核壳型、夹心型和弥散型。
深圳思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采用弥散性的结构设计开发了1、2.8、5和10微米的单分散性免疫磁珠,在传统方法的基础上改进了生产工艺,精确地调控了模板的结构,所制备的磁珠磁含量高(大于25%)、无磁泄露、表面基团丰富(羧基、氨基、甲苯磺酰基、环氧基和羟基),同时合成过程环保,单批次可达3kg。